近日,在社交论坛上,一位百度员工爆料,自己在京东非自营店铺买的东西,收到货以后发现是从拼多多直接发货的。这样利用信息差,低价买入高价售出,甚至不用囤货的“无货源”开店倒卖行为,真的合法吗?
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由这位员工爆料出来的这一家店铺存在,实际上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商都采用了这样的行为来赚取差价,也不仅仅是京东店铺,甚至是抖音直播购物,闲鱼二手交易,也常常遇到一些高价卖出拼多多廉价商品的卖家。
往往是消费者在这些商家的店铺下单后,商家再比对线上其他店铺,选择低廉的价格同款,在其他店铺用消费者的地址下单发货,用以赚取差价。而线上的平台中,1688和拼多多是名气比较大的廉价购物平台,不过1688平台是基本定位于电商批发进货的渠道,往往有多件甚至上百上千的起批量,而拼多多的政策就更加宽松,单件也可以低价发货,也就成为了这些赚取差价的无货源运营商家进货倒卖的渠道。
光是以无货源商家来称呼,或许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这种行为性质的恶劣,或许用“黄牛”来称呼,更加形象,也更能让人直观体会到这种行为中包含的不合法倾向。
根据裁判文书网上历年来的多个案例显示,在涉及到纠纷时,司法判决这些“无货源”店铺,基本上都是表示这样的行为涉及欺骗、误导消费者,不仅仅有违商业道德,而且违反了相关的法律,只要消费者提起诉讼,商家往往是没有任何辩解余地的。
并且从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中,我们可以知道,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、使用商品的真实情况权利,而商家这样倒卖的行为,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并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,终究不是正途。而《消费者保护法》中还提及了,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,应该对经营过程中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严格保密,不得泄露、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,但是代替顾客在拼多多下单的行为也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,需要收到法律的严格制裁。